2009年6月19日 星期五

想聽到好音樂還是必須花錢用買的

本文章完全與著作權或者與道德無關
純粹只是服膺一個物理定律:複製的東西一定不可能比原來的好!

現在音樂都網路化了
幾乎沒有什麼音樂不能在網路上搜尋下載到
也有號稱無損壓縮的下載格式,然而
透過這些免費的媒介,我們真的享受到音樂的全部了嗎?
事實上是差的遠的。

物理的限制告訴我們:複製的東西絕對不可能跟原來的東西一樣,無論你用什麼方法!

測試的方法也很簡單:複製一張音樂CD,然後跟原版的CD比就知道差異了。
通常電腦燒出來的片子聲音比較明亮,比較集中
聲音比較明亮是因為低頻的部份變少了,
聲音變得比較集中是因為高頻的泛音跟解析度都減少了!

於是乎可以理解網路上分享的聲音檔案其實比原版的唱片少了很多東西
那些少掉的東西,恰恰好就是音樂最感人的部份(很不幸)

對一般人而言,想要複製一張音樂CD,損失最大的部份其實是在讀取原版片的部份!
不論你是用到Plextor還是Teac的SCSI光碟機這種兵器,聲音還是難逃劣化,
另外,貯存在音樂光碟中的聲音檔案轉換成為Wave檔的過程本來就會劣化音質。
這部份其實也不用什麼學理根據,就自己做個實驗,相信自己的耳朵。

前幾年音響展,有看到廠商開發系統,把所有的音樂光碟讀入硬碟,在硬碟中播放,
在我聽起來,聲音都變得尖銳扭屈,並不是硬碟播放的聲音不好,而是一開始從光碟讀入資料之後,聲音就已經劣化了。

原因是什麼?很簡單!電腦用的光碟機從設計開始,就不是以播放音樂CD為主要的設計目的,早期的低倍速光碟機還好,最近的光碟機幾乎都最佳化在高倍速讀取。

我說過我不討論版權跟道德問題,那,要怎麼樣才能夠接近完美的把原版光碟的聲音錄進電腦呢?答案還是要用數位聲音界面,像是S/PDIF或者AES/EBU,透過錄音界面錄進電腦,所以前提是必須有優良的CD播放機,還有優良的電腦錄音系統。

對一般大眾而言,購買原版CD還是獲取優良音源最容易的管道,儘管它實際上已經經過很多音質的劣化,例如,聲音經過過帶、剪輯、出母片與壓片其實物理上就是層層的劣化,尤其是光碟壓片更是音質劣化的最大禍首,所以如果唱片公司哪天願意公開錄音檔案提供下載,也許大眾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音樂。

但是在消費者端,要有一套聲音比平價傳統CD Player聲音更好的電腦播放設備,器材的投資也不是一筆小錢。


昨天剛完成新專輯的母帶,聽著從SADiE電腦錄音系統播放出來的聲音檔案(44.1KHz/16Bit而已),感嘆在SADiE上面聽音樂真是一種享受,只可惜當它變成光碟之後,很多感動少掉了,雖然我們還是可以盡全力減少它的損失,但是只要是複製,一定有所損失,這就是人生!!

1 則留言:

阿是怎樣 提到...

大大
你真是我的英雄
我真是太崇拜你了
我說真的
有機會我想當你的助理
跟你學東西
太酷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