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0日 星期二

音樂在我們的週遭發生 - 發呆隊唱乖歌



音樂是什麼?如果把音樂的概念簡化到:我想唱個歌給你聽,希望你聽了會高興!對,就是這麼簡單!音樂的呈現不一定在音樂廳,不一定要穿著禮服搞社交,一個簡簡單單的地方,大家席地而坐,然後四個男生走到我們認為是舞台的地方,然後,音樂就發生了!音樂在這樣不是設計給音樂的場所發生,一切似乎顯得很自然,當我們去除音樂廳、舞台、燈光、觀眾席、進退場、中場休息等等現代化音樂會必要的「儀式」之後,似乎音樂的呈現會更貼近音樂本身。


在成功大學文學院的修齊大樓入口大廳中,我很有幸記錄到這麼純樸、自然的音樂。唱錯了,大家笑笑,再唱一次就是了,在音樂中,你會聽到他們對和聲的喜愛與對音樂的真誠喜好!「對音樂的真誠喜好!」這個名詞對以舞台為生的職業音樂家們而言,應該是很久不曾聽過的名詞了吧!他們的音樂也許沒有職業團體的精緻完美,但是能夠讓人感動,我想,這就夠了。





團員之一的敬泓是這麼講自己的團的:

成員: Tenor 1: 林照恆 Tenor 2: 王守誠
Bass 1: 高約翰
Bass 2: 陳敬泓

不論是發呆隊也好,幻影旅團也罷,或者是印象男聲四重唱,指的都是我們四位男生所組成的重唱團體。照恆即將是交管系三年級的學生,歌聲清亮活潑,特技是渾然天成的花腔拖稿演出。守誠最近從地球科學研究所畢業,富有情感的聲音與肢體動作,以及寬廣的音域是 他雄厚的本錢。約翰是來自德國的語言中心學生,音色表情豐富並且擅 長多種音 樂風格, 外表英挺、個性隨和誠徵女朋友。敬泓則是電機系博士班的研究生, 聲音和身材同樣都小小的,除了發呆以外的時間 都在惡搞。四個人四種個性,唱出來的也是四種顏色的聲音。從 2005 年初的寒假成立以來,每個禮拜不固定的即興練唱,我們慢慢地唱出四個人的默契、四個人的音樂。從選曲、練習、詮釋,到決定演出,四個人的心思與聲音在八月底正式對外公開。

以發呆隊的名義於八月底演出,一部份是配合守誠與約翰的畢業,一部分則來自四個人自發性的表演慾望吧!只是想要演出,想要四個人站出來一同唱出我們自己的音樂、自己的聲音,於是有了這麼樣一個連我們四個人也都沒想過的演出!演出前都是四個人私底下口頭邀約,最後的演出場地也是開始前一小時敲定,隨後錄音師超速組裝設備, 四人台上走位調聲音, 巧拼版往地下一鋪,

"答啦!"

屬於我們的序曲便由四個人嘴裡共同唱出!

在此非常感謝當天在台下的所有聽眾,你們都是我們願意分享私房音樂情緒的好朋友。

更加更加感謝錄音師對演出的大力幫助!和我們一同確認場地,一同等待, 幫我們錄音,

最後還提供這麼好的一個地方把我們的紀錄我們的聲音介紹出去!囧rz

雖然不曉得 "下次再會"
適不適合由我們口中說出,但是我們四人各自比大家更期待。

或許, 會是在德國的某處吧?



發呆隊男聲四重唱


Introduction, by Johann



WeSing Hello, by Walter Rodby





Judgment Day




In the Garden





Be Still My Soul, Arr. by Mark Andrew




If it be love, by John Hilton (1627)




Benedictus, by William Byrd (1590)




Benedictus, by William Byrd (1590) (再戰版)




Beyond the Sunset, by Blanche K. Brock, Arr. by Griffith J. Jones




To Celia, Old English Folk Song, Arr. by W. R. and J. R




Stars of the Summer Night, by I. B. Woodbury




De Animals A-Comin', Negro Spiritual, Arr. by Marshall
Bartholomew




Little Innocent Lamb, Negro Spiritual, Arr. by Marshall Bartholomew




Benedictus, by William Byrd (1590) (不死心之終極挑戰版)




Judgment Day (安可之亂耍花腔版)





錄音師也來說說話


這次的錄音頗為倉促,在半個小時前才因為電源的問題臨時改地點,所以其實器材架設完以後確定有聲音,音樂會就開始了!錄音是用兩支Neumann的真空管
麥克風KM56c與一隻Neumann
KM84i古董麥克風收錄的,聽說披頭四在倫敦EMI的錄音也是用這隻KM56c錄的!然後咧,麥克風線經過電源供應器之後就進入Studer
D-19麥克風放大器,從他的數位輸出直接透過RME的Digiface錄進電腦。


在後製作的時候發現錄出來的聲音有一個低音的駐波在,應該是那個場地產生的駐波,不過也讓低音特別富有磁性,有點那種動圈式麥克風的感覺,由於是一個開放
的場地,在錄音中你會聽到車子經過的聲音,還有學校的上課鐘聲在遠遠的地方!很鄉土吧!


古典音樂是很要求音質的,mp3的音質當然不能滿足這種需求,但是直接在敝人的小小網站下載Wave檔又容易使頻寬不勝負荷,目前還是只能先聽聽mp3囉

2005年8月25日 星期四

許溎芳、陳宜鍾與吳佩珊的鋼琴錄音

在民國九十四年的八月二十三日、那時在構思網路出版計畫的三個禮拜後,我們開始第一次的專輯錄製!邀請的三是位新生代的鋼琴家:許溎芳、陳宜鍾與吳佩珊,分別演奏他們拿手的鋼琴曲目。錄音的地點是在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的小型演奏廳,趁著暑假琴房比較少人練琴,剛好有非常安靜的環境可以進行錄音。




小型演奏廳裡面的Steinway鋼琴是一台約十多年的漢堡製鋼琴,很多人偏愛漢堡製的更甚於紐約製造的Steinway。要錄到好的鋼琴聲,調音師是最重要的靈魂人物,在總共四天的錄音過程中,每每早上八點半就會看到調音師的身影,跟著錄音師對鋼琴說Good Morning,聽聽他今天聲音如何,怎樣讓Steinway發出美麗、迷人的聲音是個大課題,我不知道台灣是不是全世界Steinway密度最高的地方,幾乎每一個音樂廳都有Steinway鋼琴,但是每一台鋼琴聲音都不一樣,每天的聲音也不一樣!

一個正式的鋼琴錄音,調音師應該隨時都在,當鋼琴的某一個琴鍵聲音開始變化時,就應該停止錄音,請調音師出手整理。在錄音的四天中,鋼琴是上午8:30 – 10:00與下午1:00 – 2:30各調一次音,所以四天下來總共調了八次音!這當然不只是音準的問題,調音師還得應付鋼琴家與錄音師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例如「這棵音的音色怎麼跟鄰居差了一點點?」「這些音按下去的泛音怪怪的?」這些問題。

錄製一個錄音製作與現場錄音的最大差別在於:現場錄音沒有重來的可能,所以只要錄音器材的部分架設沒有問題,剩下的就只能等待了,
現場錄音的音樂相當的生動活潑,富有生命力,但是難免有一些音符上的小瑕疵,可能跟原本音樂家想呈現的音樂會有些許的不同。
製作不同與現場音樂會錄音之處在於:音樂家可以重複無數次錄製,直到音樂家覺得錄製下來的東西可以洽當的表現出他的音樂意圖了。
也因為理論上可以重複無數次錄製,所以在錄音製作的過程中,音樂家比較會被期待去追求完美,不論是音符上的完美或者是音樂上,音色上的完美。

我個人是覺得現場錄音的音樂可能比較活,但是製作出來的音樂比較內心,完成度也會比較高,因為那畢竟是音樂家無數次試圖去追求音樂的極致境界所留下,比較滿意的作品。




錄製鋼琴我一向喜歡只用兩支無指向麥克風收音,為了不同的曲目可能有不同的音色需求,
在仔細尋找到擺置麥克風的最佳位置之後,我同時擺放了三組錄製鋼琴最常使用的麥克風。
他們分別是一對Nuemann KM56c, Schoeps CMC62與Bruel & Kjear Type 4004麥克風,另外為了
增加環繞錄音的可能性,我又追加了單隻為了中央聲道的Neumann KM84i指向性麥克風,三組麥克風分別連結至
三組不同的麥克風放大器與A/D 轉換器,然後分別錄進Tascam DA-78HR八軌數位錄音機與電腦。



我試著提供聽者聆聽不同麥克風錄出來的聲音,就像是一把小提琴或是一台鋼琴一樣,每一對麥克風也有他自己獨特的音色,
非關好壞,只是喜不喜歡的問題。目前市面上古典鋼琴的錄音可能有一半以上是Schoeps CMC62或者是Bruel & Kjear Type 4004, 4006麥克風錄製出來的
,您在聆聽的時候也許會覺得這樣的聲音表現方式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以下這些mp3檔案是Neumann KM56c真空管麥克風的錄音版本


許溎芳
J. S. Bach: Italian Concerto in F major, BWV 971


1st Movement, Allegro moderato


2nd Movement, Andante cantabile


3rd Movement, Allegretto


W. A. Mozart: Piano Sonata


1st Movement


2nd Movement


3rd Movement







陳宜鍾
J. S. Bach:Prelude and Fugue from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WV 891
Praeludium

Fufa




"Von fremdem Landern und Menschen" from "Kinderszenen", Op. 15


"Traumerei" from "Kinderszenen", Op. 15